2009-12-12 至 2009-12-19
共 1 位
| 系統識別號 | C09900019 | 
|---|---|
| 主題分類 | 環境保護 | 
| 施政分類 | 減緩氣候變遷 | 
| 計畫名稱 | 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國會議 | 
| 報告名稱 | 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國會議 | 
| 電子全文檔 | |
| 報告日期 | 2010-02-12 | 
| 報告書頁數 | 31 | 
| 出國期間 | 2009-12-12 至 2009-12-19 | 
|---|---|
| 前往地區 | 
           
  | 
    
| 參訪機關 | UNFCCC第15次締約國會議 | 
| 出國類別 | 其他 | 
| 關鍵詞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減量目標,國家適當減緩行動 | 
| 計畫主辦機關 |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
| 出國人員 | 
        
  | 
    ||||||||||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國會議(CMP5),於98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由於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於2012年結束,因此本次大會主要目的,在於延續峇里路線圖(BaliRoadmap)談判工作—以2年時間協商出一項新的國際共識協議,即期待於本次哥本哈根會議中產生新的全球氣候變遷減碳責任分配。各國代表討論廣泛議題,不僅單純環保議題,更涉及援助資金分攤、全球金融風暴後經濟發展情勢、及主要國家政治重整變局等,儼然成為各方勢力之角力場。哥本哈根協定提出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應盡的義務,尋求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平衡,這次最終協定的資金數目與G77所要求的數目相距甚遠,未提及各國的減排目標,且協定還不具法律約束力,雖非一份完美文件,但可視為美國的承諾,有助於作為往後談判的基礎。 | 
| 前往原始報告頁面: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900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