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亞熱帶氣候、造山運動激烈、地盤上昇快速、侵蝕作用強盛、地形陡峭,遇地震或豪雨,常形成嚴重的坡地災害。加上台灣地狹人稠,隨著社經環境之快速發展,造成大量坡地過度或不當的開發使用,使坡地地質災害問題更形嚴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九十年度提報「都會區及周緣坡地整合性環境地質資料庫建置計畫」,並進行環境地質災害敏感區劃設準則及作業技術規範之研定。不過,由於過去國內之坡地環境地質災害與工程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大部份以案例調查為主,同時由於調查目的之不同,在環境地質災害之分類、研究的方法、成果的展示等也均有所不同,因此遇到不少的問題及困擾。日本為整治1858年「飛越地震」山崩殘留之約2億立方公尺土砂,避免豪雨引發土石流災害危及富山平野,於1940年成立中央直轄之立山砂防事務所,開啟日本之砂防事業,百餘年來在砂防事業上已累積相當之經驗與成果。本次研習經由日本全國治水砂防協會之安排,進行相關課程之研修及野外參訪調查,深入了解日本坡地防災政策及法規、坡地災害調查分析及防治技術。在研習中,發現日本砂防界有幾項特別項值得我們效法的地方:(一)求精、求實的精神,(二)對世界各地重大坡地環境地質災害做即時的反應,(三)百年事業的砂防工事、人定勝天的信念及「人命關天」的砂防對策,(四)完備的法規,(五)成立砂防協會,善用民間力量,(六)建立山崩資料館,加強坡地防災教育及與民眾之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