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管理基本上可定義為,權責主管機關隨時監控管理官方外匯資產,以達成國家或聯盟既定目標之業務。因此,外匯存底管理機關必須對外匯存底及其相關風險負責。健全的外匯存底管理,可增強國家或區域對外部事件衝擊之承受力;疏漏的外匯存底管理作業,卻可能導致鉅大的金錢以及信譽之損失。適切的外匯存底管理政策,除需兼顧可配置的貨幣比重、可選擇的投資工具、以及可接受的存續期間外,並需因應國家的特殊制度與環境,在確保資產安全運用上,取得市場信任。不過,健全的外匯存底管理政策,雖有助於總體經濟政策之推行,但並無法代位而行;相反地,不當的經濟(財政、貨幣、匯率、和金融)政策卻可能危害外匯存底管理業務。訂定適宜的外匯存底管理目標與準則,可協助建立優良的外匯存底管理制度與基礎。根據實證研究,每個國家保有外匯存底之目的雖然不盡相同,但多半是作為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之後盾,並防範來自國外之衝擊,現代外匯存底管理雖然主軸依然擺在「安全性」與「流動性」上,但重心已經逐漸偏向更有效率的外匯存底管理以加強「獲利性」。平心而論,積極開創的外匯存底管理已然時勢潮流所趨,伴隨而來的課題包括導引絕對基礎與相對基礎衡量績效表現的利弊得失,以及偏離誤差、風險差值、估測區間等風險管理指標的精確程度,甚至必須透過複雜的資訊系統模型加以統計分析,因此必須把握國際金融人才的培育,以迎頭趕上金融創新的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