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5 至 2010-02-04
共 1 位
系統識別號 | C09900724 |
---|---|
主題分類 |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 大學及研究所教育 |
計畫名稱 | 教育部辦理補助大學校院設立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計畫 |
報告名稱 | 新加坡、馬來西亞移地研究—BabaMalay田野調查心得報告 |
電子全文檔 | |
報告日期 | 2010-02-26 |
報告書頁數 | 6 |
出國期間 | 2010-01-25 至 2010-02-04 |
---|---|
前往地區 |
|
參訪機關 | 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BabaMalay |
計畫主辦機關 | 國立清華大學 | ||||||||||
---|---|---|---|---|---|---|---|---|---|---|---|
出國人員 |
|
峇峇娘惹人是約莫明朝十六世紀時,自漳州泉州至麻六甲一帶定居,並與當地馬來女子成婚的後代。自古以來,峇峇娘惹人思想開放又懷古,文化上不停吸收與融合其他文化特色,包括馬來,泰緬,印度等,在衣著上與裝飾上可以表現出來,同時西風吹入時,能接受法西文化特色,例如男性著西裝,以及較早接受學習英文等;雖然對外來文化採取開放與吸收,但對於祖先與舊有文化仍能保有慎終追遠的態度。峇峇娘惹人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對遙祖的追思或是傳統習俗的保存與傳承,都相當重視。然而,四個世紀以來的文化融合,時間的洗禮,無奈地使得後代融入馬來文化生活圈,對於自身傳統造成一定的衝擊,當地習語「三代成峇」正是陳述著這樣的事實。 文化改變中,首當其中必是語言使用,因為人類必須溝通。峇峇娘惹人在進入馬來文化圈後,使用馬來語,同時參雜大量閩南語辭彙,形成強烈的混合語特色。 此研究專注於BabaMalay名詞組的內部結構與特徵,同時探測是否符合Cinque(2003)所提出反對稱性與UG共同形成的一致性結構。另外也看BabaMalay在於使用量詞與對於名詞的分類方式,以及使用量詞的數量與頻率等。 |
前往原始報告頁面: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90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