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入世後政策法律趨向透明化、制度化,相對地將降低APEC會員體中小企業進入中國的障礙,對我國台商在中國經濟發展途徑上,是否繼續扮演關鍵性角色,必須持續觀察評估。中國入世將給中國中小企業與亞太地區其他成員中小企業帶來一次全新的合作機會。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中國已成為亞太地區企業賴以發展的大市場。惟長期以來,中國市場制度建設不夠完善,使得亞太地區企業(我國台商外),尤其是中小企業往往退避三舍。在中國入世前,由於存在種種與國際慣例不符的地方,給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增添了不必要的制度成本。為搶占中國這一巨大潛力的市場,大型跨國公司可以憑藉其雄厚的實力,即使先期從事虧本經營也在所不惜。因而在各類企業中,大型的跨國企業成為進駐中國市場的先頭部隊。相較之下,中小企業能夠採取跨國公司做法的卻比較少。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小企業已成為繼跨國公司之後,又一從事對外貿易、對外直接投資與合作的主體。APEC中小企業的出口和對外直接投資分別占整個地區的30%和10%左右,其投資項目數則占全部的項目數的50%以上。但是由於中小企業自身實力的關係,很難像跨國公司那樣逾越較高的制度成本障礙,在中國從事經營活動。這樣,相對地讓同文同種的台商,透過溝通無障礙及豐厚的人際網路,取得進入大陸的先機。在大陸入世後,制度化、透明化的環境下,台商原有的優勢必形減弱,因此是否會降低台商影響力,削弱我國與大陸談判的籌碼,必須再予觀察評估。二、自由經濟將會影響國家政治朝向民主化,APEC應扮演積極協助入世後的中國塑造適合中小企業進入及發展的環境,提高經濟自由度。APEC作為亞太地區政府間展開政策合作的一個論壇組織,為各會員體提供了對中小企業事務進行政策協商、協調和合作的機會,並通過展開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活動,與各會員體內部的中小企業政策形成互補,盡可能減少或取消中小企業的障礙,分享有關政策、知識和經驗,促進中小企業進入新的市場和發展必要的技術和技能,從而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自1995年中小企業被列為APEC優先發展的六大領域之一以來,APEC在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獲致相當的成果。中國入世後為APEC服務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需求。中國入世意味著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壁壘以及一些不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從規則上為亞太地區中小企業經營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可能。但如何有效落實,還需要一個長期的完善的提升過程,需要通過APEC這一論壇,加強中國與其它成員的合作,促進中國政府不斷降低亞太地區中小企業在中國的經營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APEC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一)通過加強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領域的合作,為亞太地區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的自由與便利。(二)為中國政府提高政策服務水準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APEC可以利用已有的各種交流場所,加強中國與其他會員體政府的交流,達成對中小企業問題的共識。另一方面亦可展開合作項目,提高政策制定者的水準。(三)為其他會員體和中國政府扶持中小企業進入彼此市場確定“支點”。由於APEC是聯繫亞太地區各會員體的紐帶,並在亞太地區通過各類機構、展開各類活動,形成服務中小企業的“網狀”結構,也就比各會員體政府更多地了解地區市場的情況,進而幫助各會員體政府尋求最佳時機和支持內容,使中小企業能夠以最低成本進入地區市場。三、鉅大的大陸人力培訓市場正逐漸浮現,順應知識經濟潮流,我國應運用同文同種的長處取得商機。作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中國承擔到2020年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的義務,現在被WTO協議和承諾中的具體執行措施,多數在五年之內就需開始施行。因此,中國在加入WTO後,必須在5至15年內迅速成為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方足以因應全球各國的挑戰。由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Council,PECC)資料顯示,先進國家幾乎每25人就有一位企業家,亦即如無法達成此種經濟結構,該國的經濟實力即難達一定水準。就大陸目前人口12億人而言,要達到先進國家經濟水準,即意味應有5000萬家企業方足以因應,而目前中國中小企業家數據估算約140萬家,因此在15年內,要達成因應全球競爭之前題下,大陸中小企業之發展空間趨近無限。另外就另一層就業面來觀察,中國勞動部2002年勞動和社會保障白皮書中曾提及中國必須在一年內淨創造400萬到500萬的新就業機會,才足以消弭社會失業壓力。在前兩項前題下,大陸15年內每年幾乎必需有300萬至400萬家的新創事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才可同時克服競爭力及失業率的兩項難題。相對地中小企業的構建最根本地就會牽涉到勞動力的培訓問題,5-15年間將有5000萬甚至還要更多的人需要接受培訓成企業的管理者,這麼鉅大的人力發展市場,是不是值得我國深思,如何運用同文同種的長處,結合生產力中心、民間企管顧問業早日切入取得人培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