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為期五天赴韓考察「舉辦世界博覽會經驗」,獲致如下心得與建議:壹、心得一、對展館會後利用的重視韓國對於博覽會永久性展館的會後利用事先即有其審慎規劃與考量。以大田萬國博覽會為例,博覽會舉辦結束後,將永久性的展館規劃成為科學公園,迄今為止,每年至少約有75萬以上的遊客前來。由於永久性展覽館興建所需之費用龐大,因此如何讓展覽館在博覽會後可以永續利用,韓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二、有計畫的舉辦經驗培養與累積韓國一方面透過將舉辦奧運會的經驗成功的轉移到舉辦世界博覽會上,另一方面也從規模小的展覽中逐漸累積舉辦大型博覽會所需之經驗,以避免直接舉辦大型世界博覽會時,會因為經驗不足而影響計畫的成敗。此種思維模式與作法,對規劃於2008年舉辦第一次世界級博覽會的我國來說,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三、國內志工組織的強力支援韓國志工組織相當發達,以翻譯人才為例,每當面臨國際級活動舉辦時,例如奧運會、世足賽及世界博覽會等,就會由這些志工團體提供翻譯人才,服務國外來的旅客。這樣的志工團體,對於舉辦國際級博覽會短期需求大量人力時,將有相當的助益。四、多展場主題區隔之重要性世界陶瓷博覽會分別於利川、驪州及廣州等三地舉行,依據三個會址之特色,分別規劃不同之展覽主題及內容,讓每一會址都有其獨立性,但整合起來,則讓整個世界陶瓷博覽會之內容顯得更加多元而豐富。此種多展場的規劃經驗,對於我國2008台灣博覽會兩個場址展覽主題及內容的分工規劃,將可提供寶貴的經驗。五、參展誘因機制的建立韓國為獎勵參展,制定了「通關快速計畫」,成立博覽會檢查站及在港口設立國際博覽會支援窗口,以利提供便利性。此外,並設有保稅區域,提供參展廠商參展相關之關稅及內國消費稅之優惠。貳、建議一、博覽會推動組織的設立世界級博覽會之規劃與推動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牽涉範疇廣大的工作,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民間組織,縱向與橫向的聯繫與分工,皆有賴明確之博覽會推動組織權責之訂定與釐清。我國在缺乏外援及經驗的情況下,如何參考各國經驗,擬定健全之博覽會推動組織體系,實乃首要之務。二、專業博覽會規劃人才之延攬與培養為世界博覽會推動事宜之順利展開,如何匯集國內相關產業之優秀人才、針對人才缺乏部份擬定專案培訓計畫,並延攬國外經驗豐富之專家參與推動團隊,將攸關本計畫舉辦之成敗。此外,為2008台灣博覽會之舉辦,應有計畫地於未來幾年間積極爭取舉辦國際性大型會議、展覽活動,或由國內自行籌辦大型之會議展覽活動,一方面可從籌辦過程中培養籌辦大型活動之經驗,另一方面則可作為2008台灣博覽會前的暖身活動。三、參展誘因機制之設立世界各國為鼓勵廠商或國家參展,大多建立有參展誘因機制,由於我國並非BIE會員國,在外交環境上處於劣勢地位,因此為邀請國際上一流之廠商參展,在參展誘因機制的規劃上,勢必得花費更多的心力。目前行政院經建會正積極進行「博覽會特別法」草案之研擬,有關推動組織設立、採購、賦稅、通關等面向之優惠措施,都將透過該法案進行規範,以期加速博覽會相關籌備工作之推動與進行。四、場址主題特色之區隔依「二00八台灣博覽會」計畫之內容,將遴選二處作為博覽會舉辦之場址。此種多展場之規劃,參酌韓國之經驗,應特別注重場址間主題特色之區隔,以避免造成參觀者之混淆。以二00八台灣博覽會之主題「科技最前線 文明新視野」為例,未來兩個展場場址之主題,是否一個以「科技」為主,一個以「文明」為主,或以場址所在縣市之地方特色,或以其他方式作主題規劃上之區隔,將是未來博覽會後續規劃所必須特別加以考量的重點所在。五、民間力量之整合有鑒於韓國世界博覽會之推動,皆有賴國內大型企業財團之支持及民間團體在人力、物力等面向之奧援。我國未來在籌備博覽會之推動事宜時,亦應積極爭取國內大型企業財團之支持與投入,尤其是與博覽會主題「科技最前線」相關之高科技標竿企業,政府更應借重其在國際上之知名度,協助博覽會之展開進行國際行銷與宣傳事宜,以突破我國非BIE會員國之困境,順利邀請國際上知名之科技大廠前來參展。六、展館會後利用計畫之事先妥善規劃參考國外舉辦世界博覽會之經驗,永久性展覽館於展覽會後,大多以作為主題公園、博物館及展覽館等用途為主,使用效益優劣不一。在政府預算日漸緊縮的情形下,為撙節支出,應儘速擬定展館之會後利用計畫,期於博覽會結束後,相關永久性設施或建築能夠持續運作,進而提升周遭地區之生活品質與活動機能,以避免有浪費公帑之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