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天災事件自1980年代後期開始呈現上升趨勢,頻率由每年約80個事故增加至每年約130個事故,增幅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巨災所致經濟損失自1970年代開始屢創新高,至2004、2005年更是有史以來巨災損失最為嚴重的二年。1970至1980年代,每年天災保險損失大多低於50億美元,自1992年美國Andrew颶風開始,全球保險損失金額動輒超過200至300億美元,且情況預期將持續惡化,2004年,Ivan、Charley、Frances、Jeanne等颶風所造成的保險損失高達229億美元,2005年,Dennis、Katrina、Rita及Welma更造成高達570億美元的保險損失。許多風險評估公司開始重視天災問題並著手修正原有的模型假設,信用評等公司亦調整其觀點,保險公司與再保險公司則更加謹慎地處理天災的核保,並調整其核保策略與資本配置。由此看來,天災對保險業的威脅與日俱增。台灣亦深受地震、颱風、洪水及土石流等天然災害的肆虐。為了地震的災害,我國亦於2002年實施了住宅地震保險制度(TREIP;TaiwanResidentialEarthquakeInsuranceProgram),透過產險業界、住宅地震保險基金、再保險與政府等各種不同的機制,建立了新台幣500億元之危險承擔機制,不僅為國際傳統再保險市場所接受,且在國際上深受好評,更於2003年成功地發行了亞洲第二個巨災債券的案例。透過此巨災債券的發行,不但可以結合國際資本市場龐大的承保能量,亦可降低風險承擔機制對於傳統再保險市場的依賴程度。為此,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持續配合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進行研究以各種新興風險移轉工具移轉天災風險之可行性,希望藉此分散傳統再保險之信用風險,及降低再保市場循環之影響,且鑑於我國新財務工具移轉災害風險尚處試探了解階段,為瞭解巨災權益賣權、巨災交換,及衍生性商品之保險期貨、GCCI巨災選擇權等新財務工具移轉災害風險之實務運作,爰赴美國及百慕達考察災害風險移轉之實務運作,可作為未來規劃我國採行新財務工具移轉災害風險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