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8 至 2010-01-13
共 2 位
系統識別號 | C09900412 |
---|---|
主題分類 | 教育文化 |
施政分類 | 國家發展及科技 |
計畫名稱 | 赴大陸出席「兩岸汶川地震合作研究學術研討會」 |
報告名稱 | 出席「兩岸汶川地震合作研究成果研討會」出國差旅報告 |
電子全文檔 | |
報告日期 | 2010-04-12 |
報告書頁數 | 25 |
出國期間 | 2010-01-08 至 2010-01-13 |
---|---|
前往地區 |
|
參訪機關 | 四川省地震局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汶川地震,龍門山斷層,震源破裂,小魚洞破裂帶,強震記錄,地體構造,造山過程,地表破裂,地震波特性,新構造 |
計畫主辦機關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
---|---|---|---|---|---|---|---|---|---|---|---|---|---|---|---|---|
出國人員 |
|
本次由陳副主委率20人的學者專家訪問團出席「兩岸汶川地震合作研究成果研討會」,為國科會及大陸自然科學基金會首次正式開展「兩岸共同議題研究計畫」的第一項議題,汶川地震合作研究自97年12月1日開始,執行已屆滿一年。2008汶川地震受國際矚目,中國大陸及國際各國競相展開重要科學研究計畫,本議題極具國際性、時效性及科學重要性。國科會與中國大陸決定各自專案支助兩岸科學家共同進行此議題之研究,至今已有多篇SCI期刊論文發表,並於去年(2009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秋季大會」中由兩岸學者共同召集規劃的特別議題「「2008汶川地震的地震地質和地震地體構造」中,即有31篇文章發表,其中不乏兩岸學者共同的合作成果。本次研討會參與人員所發表的文章品質都相當高,讓與會人員對於龍門山的地體構造、造山過程、地表破裂、地震波特性、新構造和斷層成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透過此次研討會,也讓兩岸在地震斷層的相關議題有更深入的合作研究等。 |
前往原始報告頁面: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9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