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08 至 2002-10-21
共 1 位
系統識別號 | C09105148 |
---|---|
主題分類 | 公共工程 |
施政分類 | 工程管理 |
計畫名稱 | 實習隔減震設施應用規劃設計 |
報告名稱 | 實習隔減震設施應用規劃設計 |
電子全文檔 | |
報告日期 | 2002-12-09 |
報告書頁數 | 23 |
出國期間 | 2002-10-08 至 2002-10-21 |
---|---|
前往地區 |
|
參訪機關 | |
出國類別 | 實習 |
關鍵詞 | 隔減震設施 |
計畫主辦機關 |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
出國人員 |
|
1.結構設計之概念已由最早的彈性設計、塑性設計演變至結構振動控制設計,此項設計是利用在傳統結構系統外裝設控制元件,經由適當之配置方式,使控制元件能巧妙地消散或隔 #32118;外力輸入結構之能量,將結構在地震力作用下之振動量大幅降至可以容許之範圍內,以確保人員及結構安全。2.因隔震與減震因原理不同,其適用範圍及應用性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隔震系統不適用於軟弱土層及高層建築(60公尺以上),其高寬比亦應小於3,且建物週期越短則效果越佳。減震系統則限制較少,大致上僅要求結構物剛性小效果較顯著。3.隔震設施因上部結構為可動的,故於配置時須注意防碰撞空間留設及可動部與固定部間的處理問題等,結構分析方法則依今年四月實行的「建築物隔震設計規範」規定。另減震設施的配置較為彈性,可以結構物本身特性及使用需求加以規劃設計,但模擬消能(減震)系統時,應當利用公認的力學原理模型或公認的直觀現象模型加模擬。此模型必能夠充分描述該裝置在所有的作用源(如重力、地震力、熱源等)作用下的力-速度-位移反應。4.淺談日本的功能設計法及RESP軟體。 |
前往原始報告頁面: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105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