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宣揚我國將地理資訊、遙感探測運用水源區保護之執行績效,藉國際學術交流吸收世界各國最新研究技術與經驗作為本會施政之參考,並於會中發表「走動式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水資源保育」論文。二、過程:自91年11月24日至91年11月29日參加研討會及發表學術論文、與各國學者專家交流討論。三、心得:1公元2003年將有超過60顆民用人造衛星環繞地球,其解析度已達水平60公分(例如:捷鳥衛星QuickBird)。人造衛星雷射測距儀(LIDAR)之高程精度為20公分。此種遙感探測進步科技,對於水源保護工作應可大幅提昇效率。2.此次國際大型會議,所發表學術論文以遙感探測整合應用為主題,全方位討論各方面問題,共發表290篇論文。以水資源保護為主題較少僅13篇(摘要詳如附錄三)。政府部門應用地理資訊系統、遙感探測、網際網路則多所討論。3.綜觀2003年起全世界遙感探測整合應用趨勢為網際網路化,擴大民眾與政府之間的互動,救災與環保借助於地理資訊系統、人造衛星定位系統、遙感探測,注重空間資訊的時效性、安全性與品質、資料共享、多媒體與立體動態展示。本局推行水資源保護工作,已達上述各種標準,方向亦符世界最新潮流。四、建議:1.遙感探測技術日新月異,我國宜多派員出席並定期參加各種國際性學術研討會議,以便隨時掌握最新資訊,並將之應用於實際執行成效,對機關業務推行具績效提昇、人才培育等正面意義。2.本局應用遙測技術配合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集水區之經營管理已行之多年,近來更推展應用於網際網路之功能,若野外現場能再配合個人數位助理(PDA)、GPS定位儀及數位相機等設施並以手機結合GPRS數位行動傳輸,將現場狀況即時傳回中心,將使水資源經營管理工作之效能更上一層樓。3﹒論文發表後,主持人尼泊爾教授認為本計畫相當實用,建議轉換成英文介面,以利其他國家使用。故若經費許可,建議轉換其他語言介面,以宣導我國利用遙感探測、地理資訊系統、人造衛星定位系統於水源區保護之執行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