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在歐美各國是極為普遍的疾病,在台灣,根據這幾年的臨床觀察,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胃食道逆流性疾病致病機制目前認為抗逆流機制(antirefluxbarrier)(包括下食道擴約肌及橫隔共同協調合作)失常,使食道上皮受到胃酸過度刺激所引起,若遷延不予處理,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食道出血、狹窄、甚至增加食道癌的危險性。一般健康的正常受試者及大部分的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患者,發生胃酸逆流的最重要機轉是(1)下食道擴約肌的短暫鬆弛(transientloweresophagealsphincterrelaxation)或基礎張力不足。其次則是(2)下食道擴約肌及橫隔兩者間無法協調合作。造成下食道擴約肌的短暫鬆弛的原因,目前認為是一種由於胃脹引發的迷走神經反射,生理上本作為胃底部的透氣機制,致使下食道擴約肌短暫的鬆弛,減輕胃脹,即臨床上的嗝氣;但若部分胃酸伴隨嗝氣進入食道,且發生頻率過高時,便會引起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或是逆流性食道炎(refluxesophagitis)。因此了解其致病機轉是極為重要的。在澳一年期間,參與了環繞此主題的三個研究計劃:在第一部分中,因為理論上若我們能夠減少伴隨嗝氣的胃酸逆流之發生頻率,我們便能降低逆流性食道炎的機會。事實上,近五年來,許多歐美學者已嘗試利用各種神經調控劑(neuromodulatoryagents)來調控下食道擴約肌的短暫鬆弛之發生頻率,且已獲得初步療效。針灸已應用於各種疾病,包括各種腸胃疾病,其作用機制雖迄今未明,感覺調控理論(sensorymodulation)即是其可能理論之一。例如,電刺激合谷穴可以降低健康受試者與擴約肌鬆弛不全(achalasia)患者下食道擴約肌基礎張力(basalLESpressure);內關穴之電刺激可以降低健康受試者對胃脹之感受性,也可以使胃電節律不整正常化。理論上,針灸應可控制下食道擴約肌的運動機能。因此我們設計了實驗來探討電刺激內關穴是否可以調控下食道擴約肌的短暫鬆弛之發生頻率,以及降低健康受試者對胃脹、噁心、之感受性與對食慾之影響(Protocol010515)。經測試十五位健康受試者後,我們發現內關穴之電刺激確實使下食道擴約肌的短暫鬆弛之發生頻率顯著減少由每小時6(IQR5-10)次減少為3.5(2-6)次,(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