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旨在將前往美國訪問相關學者,就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現況加以探討,並比較國內現狀,提出個人之心得,供相關單位參考。參觀了愛荷華大學、及賓州州立大學校區,發現美國的大學城是一個有規劃的、人文的、學術的、歷史的、未來的綜合體,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求學,不但可以陶冶性情、塑造品格,更能求得學識,對未來充滿憧憬,所以校園一片生氣蓬勃。反觀國內大學並無大學城的設置,政策推動中的大學校院合併,各校距離遠近不一,亦難以達到大學城的標準。“橘逾淮為枳”不只是一句諺語,也是一種事實。各國的典章制度都有其歷史、人文、社會、經濟、…等背景,不可強行抄襲或模仿,尤其是教育制度。因為教育是百年樹人,攸關國家未來興衰的大計,必須要有一套適合國情的制度,才能發展出民族特色,在國際舞台上受到重視。師資培育制度已經在台灣施行了四十餘年,以往由師範校院專責培育國民中小學師資的制度,於八十三年師資培育法修正後打破,各校院廣開教育學程的結果,十年來累積了將近十萬流浪教師無法找到教職。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教育資源浪費,及社會問題,均無法不讓人再正視這個問題,然而教育部重視的不是師資培育問題,而是師範校院整併或合併的問題,始終以為合併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對於這種無法對症下藥的教育政策令人感到無奈與不解。關鍵詞︰師資培育、教育改革、教育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