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開發中國家衛生制度影響較大的機構為世界銀行及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原為殖民地之宗主國。因各國開發程度不同,適用策略亦不同。 一、對非洲國家而言,所面臨問題為傳染病、公共衛生不良、民眾知識不足等問題,而其根本問題則為財源不足及制度不完善。類此國家我們可藉由長期性的捐助,並派員協助建立一套制度,以加強影響力。本次參加研討會丹麥政府派駐迦納及坦尚尼亞衛生人員及英國政府派駐印度衛生人員均扮演這種角色。如果能選擇某一國家(或其中某一省)給予長期的援助,同時也協助規劃衛生制度,應更會增加臺灣的國際社會影響力。一個好的制度比物質援助可以救更多的人。這項構想要能成功,要有幾項條件: 1.當地政府願意配合:最好找邦交國,透過外交協商,並且先從一個地方(省或縣)開始試辦。 2.必須有長期支援計畫:從了解當地民情,衛生需求到試辦有成果,最少也要五年。 3.需要有人願意前往並長期進駐:必須由學者組成團隊進駐,而非蜻蜓點水。這種作法比捐錢或蓋醫院好,因為如果實施成功,可引起其它非洲國家模仿,形成台灣經驗;如果不成功,也是教授在課堂上的題材(哈佛大學教授上課常拿他們在非洲的經驗作個案研討題材)。 4.如果政府不方便主導,由民間NGO主導亦可(如慈濟基金會) 二、亞洲國家近年發展頗快,極有可能未來實施全國性健保制度,因此可加強予合作,尤其中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世界銀行在亞洲僅中國、菲律賓有分行,而亞洲之訓練課程則委託泰國ChulalongkornUniversity辦理。建議可朝下列方向努力: 1.邀請世界銀行中國分行及菲律賓分行負責衛生業務官員到台灣訪問或參加研討會,以加強其對台灣健保制之了解。敦促學界與泰國Chulalongkorn大學取得連繫,爭取在該校為世界銀行舉辦的訓練課程中介紹台灣制度;或邀請該校負責此課程之教授來台灣訪問。(本次研討會中,蕭慶倫教授於演講中多次提及台灣健保之經驗,其效果比任何宣傳都要好) 2.敦促學界成為世界銀行區域性合作伙伴。目前世界銀行之合作伙伴,在亞洲有ChinaHealthEconomicsInstitute;ChinaHealthEconomicsNetwork,ChulalongkornUniversity,Thailand;IndiaInstituteofHealthManagementResearch,此類合作政治考量較低,可嘗試加入。 三、鼓勵台灣留學生以台灣健保為研究題材。許多研究跨國衛生事務之教學生相關研究(指Data之支援),可讓其指導教授或同學了解我國制度,亦為一可行途徑。四、參考哈佛大學與世界銀行合作經驗,由健保局與國內具意願學術機構,制定臺灣衛生經驗教材與國際經驗交流計畫,對亞洲或其他有興趣發展中國家,舉辦定期或不定期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