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實證醫學的提倡,以實證研究為基礎的衛生政策已蔚成風氣,而政策及計畫執行成效評估之良窳,將影響政府未來施政之方向及成效。為有效瞭解民眾健康狀況與變化趨勢,除了生命統計資料外,定期性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與健康危險行為之監測系統,也提供相當重要的資訊。在1984年,美國疾病管制局(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以下簡稱CDC)正式建立健康危害行為監測系統(BehaviorRiskFactorSurveillanceSystem,簡稱BRFSS),隨即有15個州參與每個月州民健康資料蒐集的工作,至1994年已拓展為全國性的監測系統,定期蒐集各州民眾健康行為資料。BRFSS蒐集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之健康行為,這些健康行為為導致死亡及疾病發生之主要原因(如心臟病、癌症、中風、糖尿病、事故傷害及其他與健康問題有密切相關,包括運動、體重過重、安全帶使用情形、菸酒使用、預防性健康檢查等方面之行為),依此所得資料作為各州或全國性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政策之規劃、訂定、執行與評價工作。健康危害行為監測系統年度研討會,由美國CDC(成人及社區健康部門)主辦,2006年(第23屆)於美國大教堂市召開,參加人員:調查協調員、督導員、流行病學家、州政府官員與社區相關人士及對BRFSS資料管理與分析有興趣之相關人員約計280位參與。藉由教育訓練、學術討論及實務經驗之分享,瞭解美國健康危害行為監測系統運作機制與技術,以提供本局衛生保健電話調查中心發展制度化、本土性之健康危險行為及健康指標監測系統計畫進行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