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目的:面臨健康資源的有限,為了在現行的衛生制度下提供財務可負擔的醫療照護與確保照護品質的穩定性,並且瞭解國際的健康與醫療照護政策發展趨勢,積極主動參與國際會議,以增進國際社會經驗交流與汲取新知的機會。奉派前往參加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2006年美國醫療服務研究協會及健康政策協會年會。研討主題:醫療服務品質資訊公開、以成果為基礎的醫療給付、醫師績效評量心得:1.健康照護資訊的揭露隨著資訊科技(informationtechnology)的進步,方便性提昇,但跟隨而來的為個人隱私及資訊安全問題。在研究結果發表應以整體的統計替代個別徵像的描述,以確保資訊使用安全性。2.醫療服務品質資訊公開,在消費者、醫療供給者及付費者所關心的各不同,對於醫療提供者的影響,以形像關心具顯著差異,這部份本局應為善加利用品質資訊公開與醫療提供者之間的形像的影響力。3.將品質指標應用於依結果給付費用,P4P(Pay-for-Performance)對於醫師行為改變的影響力除了來自於管理者的要求外,藉由臨床指引及與他人的競爭亦會趨使醫師重視品質。因此,透過P4P的要求及臨床指引的公佈,品質指標的數據資料由原先的寬廣的鐘型分佈轉為狹窄聚集的鐘型分佈。本局目前所推動的數個論質計酬給付項目的及適時公佈其相關品質指標後對於醫療供給者的行為改變情形有類同情形。4.醫師績效衡量,隨著利害關係人的不同(Stakeholder)如:提供者的組織、健康計畫者及政府組織,對於醫師的績效衡量亦有所不同,所應用的方法學原理亦不同,而不同的方法對於結果的闡述亦有所不同。在測量上並非一對一,而是病人同時尋求多位醫師,與醫師同時接受多位病人的診療,因此,使用購物籃(marketbasket)的概念較能反應實際的一對多或多對一的概念。5.協調性照護,尤其電子病歷對於協調性照護的影響重大,各先進國家,如英國、澳洲及加拿大為了協調性健康照護所投注的資訊工程經費,並且於開辦初期透過補助基本資訊投資,以提高開立處方箋使用電子化作業,正如本局在健保IC卡初期上路多方與醫療供給者協商一般。6.本次大會特別邀請三家知名的衛生雜誌主編,說明投稿於國際學術刊物的過程及關於雜誌對於議題的處理過程,以增加作者的稿件被接受機率,並且指教導作者如何對於審稿者所提出的問題予以詳實回答及技巧,以縮短稿件審稿過程。隨著網路科技應用普及化,稿件由審稿至被接受的時間已由過去平均126天縮短為86天(以HealthServicesResearch為例)。可縮短研究者的成果發表時間。建議:1.繼續推動醫療品質資訊公開並且將依品質結果給付,以增進健保資源運用效益。2.與學術界合作將本局的一些相關醫療照護成果撰寫為研究論文,以將本國的醫療照護成果發表於國際刊物,有助於拓展台灣的衛生外交及健康照護水準的知名度。3.繼續加強國際交流,汲取新知並互相切磋,以掌握國際間有關醫藥衛生政策之最新趨勢,拓展國際視野並提昇健康照護資源應用的效益。 |